普洱茶的语汇是丰富、独特和涵义深邃的。而且普洱茶的语汇也颇多!如普洱茶分传统普洱茶、现代普洱茶、分紧压茶、七子饼茶、春尖、春蕊、金瓜贡茶、女儿茶。还有古六大茶山又分曼撒、易武、倚傍等等!
普洱茶词条背后所蕴藏着的含义,远远超越了普洱茶本身,而延伸到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历史、地理、民俗、文化的各个领域。所以我们的“普洱茶WIKI词典”只是一个基础,一个开放的、变动的普洱茶词典的根基。其内容的丰富和完善,还需要广大读者和专业人士的不断介入、补充、矫正和丰富。
一、普洱传统茶类
紧茶
从唐代团茶发展而来的心脏形状的紧压茶,带把。出现于1912年,为专销藏区的滇茶产品。20世纪四十年代因道路运输成本高于茶价,紧茶生产重心慢慢移到下关。1941年。云南和蒙藏委员会共同出资成立康藏茶厂,生产专供藏区的“宝焰牌”心脏形紧茶。解放后,康藏茶厂改名为下关茶厂,云南茶叶公司指定下关茶厂为心脏形紧茶唯一生产厂家。
七子饼茶
本意为一种普洱茶的包装形式。历史上为便于马帮的远程驮运,将七块饼茶包装为一筒,用笋叶、竹篾包装,故得名“七子饼茶”。把七饼圆茶捆为一筒,始为清朝的定制。《大清会典事例》载:“雍正十三年(公元1735年)提准,云南商贩茶,系每七圆为一筒,重四十九两(合今1800克),征税银一分,每百斤给一引,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,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。于十三年始,颁给茶引三干。”这里清廷规定了云南外销茶为七子茶,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。
清来,茶叶形式开始多变,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。为了区别,人们将七个‘筒的饼茶包装形式称为“七子圆茶”。民国初年,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和竞争的压力,一些地区成立了茶叶商会,试图统一。如思茅茶叶商会在1921年商定,每圆茶底料不超过六两,但财大气粗的“雷永丰”号却生产每圆六两五钱每筒八圆的“八子圆茶”,一时市场份额大增。解放后,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国营茶厂,生产“中茶牌”圆茶。上世纪70年代初,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改“圆”为“饼”。最终形成“七子饼茶”这个名称,从此“云南七子饼茶”成了紧压茶的霸主。在七子饼茶中,以勐海茶厂生产的“红带七子饼”和“黄印七子饼”最具代表性。“红带七子饼”产于上世纪70年代,以生茶制成;“蓝印七子饼”产于80年代,为轻度熟茶拼配。
春尖
按照普洱茶区传统的划分方法,清明前后采制的茶称为“春尖”。
春蕊
按照普洱茶区传统的划分方法,每年二月初发的茶称为“舂蕊”,清朝专制为贡茶。
芽茶、蕊茶芽茶、蕊茶为古代的普洱府产的优质散茶,有别于团茶等紧压茶。
贡茶厂
清雍正七年(公元1729年),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署,即今之普洱市宁洱县城设立贡茶厂,选取普洱府品质最好的茶叶制成团茶、散茶和茶膏进贡朝廷。雍正年间普洱府的贡茶有八色茶品:五斤重团茶、三斤重团茶、一斤重团茶、四两重团茶、一两五钱重团茶、瓶装芽茶、蕊茶、匣装茶膏。
人头茶
一种团茶,又称人头贡茶。人头茶大小不等,小者重不过几两,大者一团重五斤,形如人头,所以被称为“人头茶”。清代赵学敏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载:“普洱茶成团,有大中小三种,大者一团五斤。如人头式,称人头茶,每年入贡,民间不易得也”。“人头茶”用春尖等高级普洱茶原料加工而成,用以进贡皇室,民间难得。目前,尚保存有清朝皇宫中遗留下来的大小“人头茶”标本数团,上百年来完好无损,质地不变,足见压制技术之精湛。
金瓜贡茶
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,在港台茶界被誉为“普洱茶太上皇”。采用极好的春蕊制作。经长期存放后,茶色转化为成熟的金黄色,而得名“金瓜贡茶”。现存世的金瓜贡茶真品仅有两沱,分别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。
女儿茶
《红楼梦》第63回中写到:“宝玉忙笑道:‘……今儿因吃了面怕停食,所以多顽一回子。’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说:‘该焖些普洱茶喝。’袭人晴雯二人忙说:‘焖了一茶缸女儿茶,已经喝过两碗了……’”这里提到的“女儿茶”就是一种普洱茶产品,是由云南上贡满清皇室的贡茶之一。
普洱女儿茶是由普洱府茶区的未婚少女,用在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制成的紧压茶。据阮福《普洱茶记》记载,女儿茶“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,谓之毛尖,以作贡”。“其叶之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”,“女儿茶为妇女所采,于雨前得之”。茶形为团状,“大而圆者名团紧茶,小而圆者名女儿茶”,相传慈禧太后最爱喝的就是女儿茶。
茶膏
指将一定配比的茶和水放入锅中充分煎熬,出汤后将茶汤再煎熬至极浓的茶汁,直至成固态膏状的普洱茶饮品。饮用时,取一小块投入沸水中,经融化、搅拌后成茶汤,算得上是古代的速溶茶。清代赵学敏在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说:“普洱茶膏能治百病,如肚胀、受寒,用(茶膏)汤发散,出汗即可愈;口破喉桑,受热疼痛,用(茶膏)五分噙口过夜即愈;受暑擦破皮者,研敷立愈。”茶膏曾是普洱府进献清廷的贡茶,因制作费时且工艺复杂而一度在市场上销声匿迹。近年来,蒙顿、贡润祥等在汲取传统生产工艺精华的基础上,采用现代技术研发、生产的茶膏,品质与古时的茶膏相比更胜一筹。
元宝茶
传统的普洱茶形式是圆饼形,四周薄而中央厚,径约七八寸,也叫“圆茶”或“饼茶”。创制于曼撒、易武、倚邦等古茶山,创制之初称为“元宝茶”,取意吉祥。
二、古代茶山
六大茶山
“六大茶山”说法始于清代檀萃的《滇海虞衡志》:“普茶,名重于天下,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。出普洱所属六茶山,一日攸乐,二日革登。三日倚邦,四日莽枝,五日蛮端,六日曼撒,周八百里,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。茶客收买,运于备处,每盈路,可谓大钱粮矣。”但檀萃的六大茶山之说或许只是一家之言,因为古籍中关于六大茶山有多个版本,归纳后主要有“曼撒、倚邦、莽枝、蛮砖、革登、攸乐”和“倚邦、架布、习崆、曼砖、革登、易武”之说。
曼撒
又名慢撒茶山,今属西双版纳勐腊县中北部,与易武茶山相连,范围包括今曼腊乡的曼撒、曼腊、曼乃等村,以及易武乡的麻黑。曼撒茶山的鼎盛时期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,那时的易武还被压在曼撒的盛名之下。据史料记载,当时曼撒年产茶万担以上,有三百多户居民。同治、光绪年间,曼撒先后发生三次大规模火灾,最后一次还伴有疫病,最终毁灭了这个繁荣的小镇。距曼撤仅20公里的易武,才得以取代曼撒的地位。这也说明为何清光绪以后的普洱府志上,易武替代曼撒成为六大茶山中重要的茶山。古代行政区域划分,曼撒属易武土司管辖,并且易武与曼撒茶区相近。因此很难严格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。
易武
包括今天易武乡政府所在地的易田、曼洛等地。早在汉朝末年,易武土著居民就将茶树引为家种以作药用,并从药用变为饮料,发展成主要的商品,大大地促进了易武经济的崛起。但易武茶山直到雍正年间才开始走上初盛之路,期间当地出产的七子饼茶因深受宫廷人士的喜爱而被定为了贡茶。至清末民初,曼撒、倚邦等古茶山逐渐衰退,易武镇得以兴起。道光年间,易武茶业发展到了最为兴旺的时期,成为了新的古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和出口基地。
倚邦
也有古籍写为“迤板”,据说“倚邦”之音源于傣语,为“茶井”之意。倚邦是易武之前的六大茶山中心,位于六大茶山北部,是古六大茶山开发最早的地方。包括今天象明乡的倚邦、曼拱、河边三个村公所,今属勐腊县象明乡。倚邦茶山兴起于明末清初,清朝乾隆时期为倚邦的鼎盛时期,清朝中后期,易武崛起,倚邦开始沉落。
莽枝
也有古籍写为“蛮芝”,位于蛮砖茶山南面,与革登茶山相连,历史上主要的茶叶集镇是“勐枝大寨”。因面积不大,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过去与现在》一书把它并入革登茶山,而把“曼撒”和“易武”两座茶山分列,当代茶人蒋铨先生等支持这种观点。
蛮砖
即“曼砖”、“曼庄”,位于六大茶山中央,是古六大茶山中较早形成规模、产量较大的茶山之一。包括今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的曼庄、曼林村公所,辖曼砖、八总寨、瓦淹、南龙坝、小曼淹、么莲、高山、曼林、曼潞、曼赛、宝甸等寨。
革登
包括今勐腊县象明乡西部的新发寨、新酒房、小黑江一带。清代中期,革登茶山也是产茶较闻名的地方,茶叶产量曾是倚邦的二分之一,易武的三分之一。相传嘉道年间在革登八角树有棵茶王树,相传是“武侯遗种”。
攸乐地处今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所辖区域,是六大茶山中区域最宽广的茶山。当地居民百分之九十都是基诺族,基诺山是他们惟一的聚居地。历史上攸乐茶山拥有悠久的种茶历史,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。早在清乾隆时期,攸乐的茶叶年产量就曾这1500担之多。至今,这里仍然保存着面积最大的一片混生林古茶园。
南糯山
地处勐海县格朗和乡,包括南糯山、帕沙两个村委会,东距勐海县城20多公里。南糯山的种茶历史已有1700多年,香飘四海的“南糯白毫”即出自此地。这里还生长着一株树龄超过800年的栽培型茶树王,树高5.5米,树幅10米,主杆圆周1.4米,形状奇特,茶素含量达30%,比一般栽培型茶树含量高,直至现在茶树仍四季郁郁葱葱,因此被誉为茶树王之乡。
版权及免责声明: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茶叶功效与作用表述仅供茶友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。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或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!